“QUANTUM TELEPORTATION”的版本间差异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VJ:”为“影片制作:”) |
(→�) |
||
(未显示3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8行: | 第8行: | ||
曲风:TECHNO<br> | 曲风:TECHNO<br> | ||
影片制作:[[Naoya Miyadai]] (D.B.D)<br> | 影片制作:[[Naoya Miyadai]] (D.B.D)<br> | ||
初出:[[CS DistorteD|beatmania IIDX 13 | 初出:[[CS DistorteD|beatmania IIDX 13 DistorteD家用版]]<br> | ||
移植机种: | 移植机种: | ||
* [[AC Lincle|beatmania IIDX 19 Lincle]] | * [[AC Lincle|beatmania IIDX 19 Lincle]] | ||
第27行: | 第27行: | ||
== 背后的故事 == | == 背后的故事 == | ||
=== L.E.D. === | === L.E.D. === | ||
我基本上是一个文科生,但因为喜欢赛博之类的东西,所以也经常看一些科学信息类的杂志和web网站。<br> | |||
然后,当我阅读其中的内容时,总会有种似乎理解了它的感觉。当然,从根本上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 | |||
这种“好像理解了什么”或者“好像感觉自己变聪明了”的状态,就是这次曲子的概念了。 | |||
当我第一次在科学信息类的web网站上看到这首曲子的曲名“QUANTUM TELEPORTATION”这个词组时,脑子里冒出了“诶?什么?利用最尖端技术,竟然能实现瞬间传送?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太厉害了吧!?”之类的想法。遗憾的是,它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在A地点对一个人照射传送光线,这个人从头部开始逐渐消失,然后在B地点逐渐从头部显现出来,完成传送的那种场景。不过,据说“QUANTUM TELEPORTATION”技术如果运用得当,好像能实现超越光速的信息传达,又好像不能实现,嘛总之就是这么个感觉吧。 | |||
然后,跟往常一样,我读完这些信息后,又陷入了“好像感觉自己变聪明了”的状态,于是趁着这个势头制作了这次的曲子“QUANTUM TELEPORTATION”。 | |||
把从外面看来的专业内容上印象深刻的词组直接当成曲名,这本身就说明其实也没多聪明呢。 | |||
== | == 影片制作者的话 == | ||
=== Naoya Miyadai (D.B.D) === | === Naoya Miyadai (D.B.D) === | ||
这个世界是无限广阔的,从宏观的宇宙开始,再到微观的分子,原子,量子等等等…… | |||
每当我们以为解开了一个谜团,却又发现其中蕴含着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万物间相互关联,既规整又美丽,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比之下,人工的虽然表面看起来美观,但从整体来看,却是多么地不协调不完整,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 |||
以这样的思想为背景,我制作的这部影片以这一概念为出发点:所有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都是单一物质,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没有独特的个性。 | |||
== 难度&Note数 == | == 难度&Note数 == | ||
第54行: | 第54行: | ||
{{IIDX Chart|beatmania IIDX 13 DistorteD CS|-|6|10|11|-|6|10|12|-}} | {{IIDX Chart|beatmania IIDX 13 DistorteD CS|-|6|10|11|-|6|10|12|-}} | ||
{{IIDX Chart|beatmania IIDX INFINITAS|-|7|10|11|-|7|10|12|-}} | {{IIDX Chart|beatmania IIDX INFINITAS|-|7|10|11|-|7|10|12|-}} | ||
{{IIDX Chart|beatmania IIDX INFINITAS (2020)|-|7|10|11|12|7|10|12|12}} | |||
{{IIDX Chart|beatmania IIDX ULTIMATE MOBILE|-|7|10|11|-|-|-|-|-}} | {{IIDX Chart|beatmania IIDX ULTIMATE MOBILE|-|7|10|11|-|-|-|-|-}} | ||
{{IIDX Chart|beatmania IIDX 19 Lincle→24 SINOBUZ|-|↑7|10|11|-|↑7|10|12|-}} | {{IIDX Chart|beatmania IIDX 19 Lincle→24 SINOBUZ|-|↑7|10|11|-|↑7|10|12|-}} | ||
第66行: | 第67行: | ||
每个乐句结束时1键上的音会变成不一样的节奏 | 每个乐句结束时1键上的音会变成不一样的节奏 | ||
后半部分就是更猛烈的16分乱+ | 后半部分就是更猛烈的16分乱+XXX,没有固定指法打起来会很难受 | ||
当然尾段密度没那么高可以回血 | 当然尾段密度没那么高可以回血 | ||
第77行: | 第78行: | ||
DPA是初出家用版的曲子当中物量最高的(就比《[[冥]]》《[[叹息之树|嘆きの樹]]》少一个Key) | DPA是初出家用版的曲子当中物量最高的(就比《[[冥]]》《[[叹息之树|嘆きの樹]]》少一个Key) | ||
和《quasar》一样的片手SP | |||
DP黑车寺12级准上位 | DP黑车寺12级准上位 | ||
第86行: | 第89行: | ||
中间那一段break是按DPH做的 | 中间那一段break是按DPH做的 | ||
不过着地皿也更多了,开HARD的话谨慎点吧 | |||
后半段的发狂也把kick扔了,其余的东西也有一些没了,排列也更加容易了一些 | 后半段的发狂也把kick扔了,其余的东西也有一些没了,排列也更加容易了一些 | ||
第100行: | 第103行: | ||
[[Category:曲目]] | [[Category:曲目]] | ||
[[Category:beatmania IIDX曲目]] | [[Category:beatmania IIDX曲目]] | ||
[[Category:beatmania | [[Category:beatmania IIDX带专用影片的曲目]] | ||
[[Category:beatmania IIDX从未移除的曲目]] | [[Category:beatmania IIDX从未移除的曲目]] |
2024年12月24日 (二) 14:11的最新版本
QUANTUM TELEPORTATION
曲目信息
作者名义:L.E.D.
作曲/编曲:L.E.D.
BPM:152
时长:2:10
曲风:TECHNO
影片制作:Naoya Miyadai (D.B.D)
初出:beatmania IIDX 13 DistorteD家用版
移植机种:
歌词
然而除了一些采样以外并没有什么歌词。
曲目关联/Remix
详细信息
- 本曲是beatmania IIDX 13 DistorteD CS的隐藏曲之一,要在DistorteD家用版解锁本曲需要游玩五次STANDARD/EXPERT/段位模式。
- 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或称量子遥传)是一种利用分散量子缠结与一些物理讯息的转换来传送量子态至任意距离的位置的技术。
- 在beatmania IIDX 19 Lincle时期,本曲作为Lincle Kingdom活动中的家用移植曲移植到了街机,Q-pro达到18级以后就可解锁。
- 本曲后来作为beatmania IIDX INFINITAS 楽曲パック vol.1曲包的内容配信到了beatmania IIDX INFINITAS。
- 2018年7月19日,本曲在beatmania IIDX 25 CANNON BALLERS获得了LEGGENDARIA谱面,通过TECHNO EXPERT组曲以后就可以解锁。
背后的故事
L.E.D.
我基本上是一个文科生,但因为喜欢赛博之类的东西,所以也经常看一些科学信息类的杂志和web网站。
然后,当我阅读其中的内容时,总会有种似乎理解了它的感觉。当然,从根本上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
这种“好像理解了什么”或者“好像感觉自己变聪明了”的状态,就是这次曲子的概念了。
当我第一次在科学信息类的web网站上看到这首曲子的曲名“QUANTUM TELEPORTATION”这个词组时,脑子里冒出了“诶?什么?利用最尖端技术,竟然能实现瞬间传送?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太厉害了吧!?”之类的想法。遗憾的是,它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在A地点对一个人照射传送光线,这个人从头部开始逐渐消失,然后在B地点逐渐从头部显现出来,完成传送的那种场景。不过,据说“QUANTUM TELEPORTATION”技术如果运用得当,好像能实现超越光速的信息传达,又好像不能实现,嘛总之就是这么个感觉吧。
然后,跟往常一样,我读完这些信息后,又陷入了“好像感觉自己变聪明了”的状态,于是趁着这个势头制作了这次的曲子“QUANTUM TELEPORTATION”。
把从外面看来的专业内容上印象深刻的词组直接当成曲名,这本身就说明其实也没多聪明呢。
影片制作者的话
Naoya Miyadai (D.B.D)
这个世界是无限广阔的,从宏观的宇宙开始,再到微观的分子,原子,量子等等等……
每当我们以为解开了一个谜团,却又发现其中蕴含着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万物间相互关联,既规整又美丽,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比之下,人工的虽然表面看起来美观,但从整体来看,却是多么地不协调不完整,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以这样的思想为背景,我制作的这部影片以这一概念为出发点:所有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都是单一物质,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没有独特的个性。
难度&Note数
本段信息来自BEMANIWiki 2nd
beatmania IIDX的难度等级自HAPPY SKY起划分为1~12级。
游戏数据 | SP难度 | DP难度 | |||||||
---|---|---|---|---|---|---|---|---|---|
BEGINNER | NORMAL | HYPER | ANOTHER | LEGGENDARIA | NORMAL | HYPER | ANOTHER | LEGGENDARIA | |
音符数目 | - | 729 | 1216 | 1490 | 1845 | 729 | 1216 | 1999 | 1825 |
beatmania IIDX 13 DistorteD CS | - | 6 | 10 | 11 | - | 6 | 10 | 12 | - |
beatmania IIDX INFINITAS | - | 7 | 10 | 11 | - | 7 | 10 | 12 | - |
beatmania IIDX INFINITAS (2020) | - | 7 | 10 | 11 | 12 | 7 | 10 | 12 | 12 |
beatmania IIDX ULTIMATE MOBILE | - | 7 | 10 | 11 | - | - | - | - | - |
beatmania IIDX 19 Lincle→24 SINOBUZ | - | ↑7 | 10 | 11 | - | ↑7 | 10 | 12 | - |
beatmania IIDX 25 CANNON BALLERS→现在 | - | 7 | 10 | 11 | 12 | 7 | 10 | 12 | 12 |
杂记
“3Q皆传组”第二曲
基本是拍子音+16分乱的谱面,从开始到中段很难找机会搓盘子
每个乐句结束时1键上的音会变成不一样的节奏
后半部分就是更猛烈的16分乱+XXX,没有固定指法打起来会很难受
当然尾段密度没那么高可以回血
红谱在中间休息段和最后也是一大堆16分(还是左手谱面)
最后的键位密度也上去了
DP全体谱面诈称,黄谱10级HC地雷
DPA是初出家用版的曲子当中物量最高的(就比《冥》《嘆きの樹》少一个Key)
和《quasar》一样的片手SP
DP黑车寺12级准上位
基本上就是DPA简化版
高密度发狂那一段因为kick全没了更容易推分
中间那一段break是按DPH做的
不过着地皿也更多了,开HARD的话谨慎点吧
后半段的发狂也把kick扔了,其余的东西也有一些没了,排列也更加容易了一些
最后的同色阶梯也被单独拆出来了
和DPA比地力的话需要HARD
当然密度虽然下来了(物量也下来了)本身还是1800以上的物量,而且回复慢
展开Lincle Kingd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