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mania IIDX谱面术语集”的版本间差异
小 (→�) |
(→�) |
||
第368行: | 第368行: | ||
当然也存在“水平分割”,这种配置通常见于[[中原龙太郎|Ryu☆]]的曲子,是把同时押变成左右两侧交替的配置(如右图)。 | 当然也存在“水平分割”,这种配置通常见于[[中原龙太郎|Ryu☆]]的曲子,是把同时押变成左右两侧交替的配置(如右图)。 | ||
= | = BATTLE配置 = | ||
[[image:BATTLE配置.png|thumb|BATTLE配置]] | |||
(示例谱面来自《[[KAISER PHOENIX]]》[DP†]) | |||
BATTLE本是IIDX当中的一个数字面板开启的选项,其效果是两侧的轨道均变为与一侧相同的SP谱面,这个选项只在DP可用。 | |||
而实际上DP模式下存在一些即使不开这个选项左右两侧谱面也完全一样的曲子,这种配置就是“BATTLE配置”。 | |||
这类配置,乍一看似乎很容易,可是你如果想要用两只手不同的手指(比如左小指与右大拇指)打出完全一样的动作,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 |||
代表曲目有《[[THE EARTH LIGHT]]》《[[Radical Faith]]》《[[THE LAST STRIKER]]》等。 | |||
== 镜像BATTLE == | == 镜像BATTLE == | ||
[[image:镜像BATTLE.png|thumb|镜像BATTLE]] | |||
(示例谱面来自《[[Twelfth Style]]》[DPA]) | |||
在DP模式下开镜像的时候,左右两侧轨道的谱面是互换的,如果说两侧的谱面是沿分割线左右对称的,那么就叫做镜像BATTLE。 | |||
这类配置处理起来比单纯的BATTLE更简单一些,因为两只手同一个手指做同样的动作比做不同的动作就容易的多了。 | |||
当然了虽然说SP也有一些沿第4轨左右对称的谱面,这类配置在DP更容易见到。 | |||
代表曲目有《Twelfth Style》《[[rage against usual]]》《[[rainbow rainbow]]》等。 | |||
= Home Position = | = Home Position = |
2018年12月13日 (四) 22:39的版本
综述
本页中的内容,是beatmania IIDX的谱面当中一些配置的形容术语。
本页会对这些配置做出详细的说明,并附上该配置的典型谱面。
如果能充分了解本页的内容,结合曲目页面中杂记部分的谱面描述,就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谱面难点,从而更有目的的进行练习。
阶梯谱面
(示例谱面来自《革命》[SPH])
指的是至少三个按键以从左到右(或相反)的顺序先后出现,狭义上说无论两个Note之间键位隔多远都没关系。
有时候会有把从右到左的阶梯称为反阶梯的叫法。
而谱面中这种配置多发的曲目,就是“楼梯歌”了,这类曲子通常都是具有钢琴音色的,如《革命》《Regulus》《Presto》。
如果对楼梯苦手的话可以考虑开RANDOM,谱面变成16分散点以后会容易处理一些。
同色阶梯
(示例谱面来自《MUSIC TO YOUR HEAD》[SPH])
顾名思义,这种阶梯在一个范围内只需要打一种颜色的键。
当然因为按键配置的原因,虽然说只是隔了一条轨,但还是相当近的,不过实际上在这个配置里算是好打的。
此外还有以这个配置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同色三连阶梯。
代表曲目有《MUSIC TO YOUR HEAD》《avant-guerre》《Radical Faith》等。
无间断阶梯
(示例谱面来自《smooooch・∀・》[SPA])
或者叫做“大楼梯”,最直观的一种阶梯配置,需要从左到右(或者反过来)打所有键的配置。
这对于新手来说是比较难于处理的配置,因为IIDX的按键配置是分为上下两行的,如果不熟悉键位的话容易慌乱,并且如果当做排列来处理最后也很容易出现过早按键或者速度太迟造成失误。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拆开作为各个独立的键来处理,这样就好的多。
代表曲目有《Snow storm》《AA》《soldier's waltz》等。
螺旋阶梯
(示例谱面来自《double thrash》[SPH])
至少3个Note以之字形左右排列的配置,可能同色,也可能是无间断。
一般来讲出现这种谱面都是为了还原乐曲中的音阶。
在遇到这种配置时,需要处理好“轴”(即楼梯中间的八分音部分),不要因为抬不起手指爆GOOD。
代表曲目有《Narcissus At Oasis》《CONTRACT》《One More Lovely》等。
三轨阶梯
(示例谱面来自《V》[SPH])
顾名思义,就是三个Note为一组连续出现的配置,算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配置了。
当然后来这个配置进一步转化成了无休止的三轨阶梯,起点不在单拍子上,容易找不准节奏。
另外《BRILLIANT 2U》中段还出现了连续5个三连阶梯无间断排列的配置。
代表曲目有《Dreamin' Sun》《Xepher》《Apocalypse》等。
二重楼梯
(示例谱面来自《four-leaf》[SPA])
两列阶梯并列的配置,几乎是只在红谱里出现,最常见的就是如图所示的相隔1列的这种,但也有桂马押形式的二重楼梯,甚至与螺旋阶梯复合的情况。
当然如果是桂马押配置,因为轨道问题通常就成了二重螺旋了。
这类配置大体对应的音色是主旋律与和弦,如果BPM高一些的话就显得很卡手。
代表曲目有《Go Beyond!!》《rage against usual》《FAKE TIME》等。
坡形
(示例谱面来自《G59》[SPA])
这种配置通常是音长很短的一串音符(例如32分、48分)排列的结果,因为音符间隔很短非常要求技巧。
因为本身音长较短,因此RANDOM也并不会多简单。
代表曲目有《DIAVOLO》(度 胸 坂)《Thor's Hammer》《Sigmund》等。
同时押
(示例谱面来自《bit mania》[SPA])
谱面中至少需要2个按键(或者键+盘子)同时按(转)的配置,就叫做同时押(“押”即是“按”的意思)。
难度高的谱面物量有时会变得很大因此谱面就会加入更多的键(我TM塞爆),同时押也就在所难免,不过这个时候就不会只有单纯的这种要素了。
当然那些密度不高,谱面为连续四分/八分音的三押或者四押,则称为“同时押谱面”。
这类谱面因为需要按的键一下子多了,会短暂地影响到你读谱。
同时押也可能是由“拍砖”(即大量同时押同时出现)特化而来,或者实际上是轴谱面。
同色同时押
(示例谱面来自《Dazzlin' Darlin》[SPH])
也就是只需要打一种颜色的键的同时押,常见的也就是相隔一条轨道的那种同时押。
通常这种配置对应“主音色+和弦”的音乐。
如果说对应的音色是16分音,那么就是进一步化为二重阶梯了,当然了有的时候曲子的BPM不高,二重阶梯也可以按照这类配置处理。
代表曲目多为中等难度,如《Dazzlin' Darlin》《花吹雪 ~IIDX LIMITED~》《Blue Rain》等等。
无间断同时押
(示例谱面来自《END OF THE CENTURY》[SPH])
如图所示,指有一部分键位不动,另一部分键位有所变动的同时押。
这是一种在老beatmania时代尽量规避的配置,因为当时黑键没有轨道(是从线上落下来的),如果出现这种配置黑键就会被白键给挡住。
当然了现在黑键也有轨道了,这种规避的思维就逐渐淡化了。
代表曲目多为IIDX早期曲目,例如《END OF THE CENTURY》《KAMIKAZE》《SP-TRIP MACHINE(for beatmania II)》等。
胶囊
(示例谱面来自《3y3s》[SPA])
又称为“马里奥医生”,音其配置类似于该游戏的“胶囊”而出名。
如图所示,这种配置主体是无间断同时押,由相邻两个轨道的按键构成。
正规谱面当中这类配置不多,例如《3y3s》和《Be quiet》。不过如果你在开RANDOM玩那种谱面二重阶梯的曲子(例如《VANESSA》)的时候,就有可能随出胶囊。
这类配置乍一看上去很吓人,容易初见杀,实际上熟悉了以后就没那么难了。
三角押
(示例谱面来自《Dreaming Sweetness》[SPA])
从Pop'n Music流传来的说法,即需要同时按下相邻三条轨道的键的同时押。
因为IIDX和Pop'n的按键配置都是有两行的,相邻轨道的三个键实际上会排成一个三角形,就有了这种称呼。
同样是一种在老beatmania时期规避的配置,即使是在IIDX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多见。
代表曲目有《Dreaming Sweetness》《CaptivAte~浄化~》《BRIDAL FESTIVAL !!!》等。
桂马押
(示例谱面来自《Mr.T.(take me higher)》[SPH])
“桂马”是将棋中的一个棋子,走法是能越过一格,然后在左方或右方落子为一手,不能后退(将棋是没有别马腿的说法的)。
这种配置指的是间距为2的异色同时押,有的时候1键+6键也能算是桂马押。
SP这类配置不难处理,不过如果是DP就比较难了,特别是如果配置是左白右黑,片手就很容易按错。
当然了如果手小打起来也是比较吃力的。
代表曲目有《Mr.T.(take me higher)》《Second Heaven》《Bloody Tears》(DP)。
全押
(示例谱面来自《The Dirty of Loudness》[SPA])
又称“Tatsh押”,但实际上最先使用的并不是Tatsh。
顾名思义,就是把所有七个按键同时按下,有时候盘子也要同时转。
这个词可以指谱面是“所有7个键+盘子”,也可以指手法,用于手法时与馅蜜是近义的,能以此应对一些高密度段落(例如《oratio》[SPA]的尾段)。
无盘子的“键盘全押”初出《Pollinosis》[SPA],带盘子的全押初出就是《The Dirty of Loudness》。
DP是不可能全押的,因此DP的“全押”指的就是14个键一起按。
但要说全押最多的,还要算《MENDES》[SP黑]……
壁/墙谱面
(示例谱面来自《Innocent Walls》[SPA])
单独说“壁”的话,就是指段位认定当中具有压倒性难度的曲子,例如沙发日、冥、quasar等等。
如果反映到谱面上就是连续白键(有时候带盘子)的16分纵连,当然这不包括全押的场合(虽然说全押看起来也像是“墙”)。
比起单键纵连,复数的纵连毫无疑问难度更大(这类配置也是以此增加难度),如果说体力不够或者找不好节奏的话的话扣血会很多。
初出即为《Innocent Walls》,后来在《MENTAL MELTDOWN》《So Fabulous !!》也有类似的配置。
交互
(示例谱面来自《5.1.1.》[SPH])
日语称“トリル”,直译是颤音(音乐术语,指音高接近的2个音反复高速演奏的技法),在键盘乐器当中也就是相邻的两个键同时按。
反映到谱面上,就是这种在两列里连续交替出现时长相同的按键,这类配置对应的音色大体上是底鼓。
这类配置最经典的也就是《5.1.1.》[SPH](右图)的这种配置。
老beatmania时代这种配置比较少见,通常情况下都是1键纵连,而到了IIDX就会做成交互(不过《I Was The One》还是这样的配置)。
遇到这种配置的时候,需要的是稳定性,因为如果不稳,遇到长交互打到后面就会连续出现BAD甚至POOR。
可以通过目押(即看第一个键落在哪里,然后按照音长用一只手打那一列,另一只手按照音长打另一列),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开启下挡板以进行视觉上的补正。
移动交互
(示例谱面来自《JIVE INTO THE NIGHT》[SPH])
在交互的基础上,一小节内两列交互以间距固定的方式向左/右平移,就称为移动交互。
这类配置有时候对应某种单一的音色,或者说对应音阶变化。
不过比起普通的交互这一种相对更容易一些,交互每移动一次可以通过目押进行修正。
代表曲目有《JIVE INTO THE NIGHT》《CAN'T STOP FALLIN'IN LOVE》《少年A》等。
二重交互
(示例谱面来自《Drop on the floor》[SPH])
也就是同时有两列交互,这类交互可以是两侧同时押的二重,也可以是对称或不对称的谱面(示例为不对称)。
这类配置通常存在个人差,因为大脑的自动修正很容易在面对不对称二重的时候当做对称二重处理,特别是这类配置如果很长的话……
代表曲目有《FEEL IT》《V》《Drop on the floor》等(依次对应上述的三种配置)。
里轴
(示例谱面来自《oratio》[SPH])
或者称为“单侧交互”。
但是一侧的键位不变,另一侧键位变化的交互,因为通常一侧形成纵连也可以分为轴谱面。
这种配置如果说找不好节奏的话很容易爆一大堆的GOOD,而且也更容易当做同时押处理而失误。
当然实际上有时候这种配置不一定能分配到左右两只手分别处理,当成16分乱打处理即可。
代表曲目有《ALBIDA》《oratio》《Anisakis -somatic mutation type"Forza"-》等。
19.2分音
(示例谱面来自《FAKE TIME》[SPH])
《FAKE TIME》中段的一种非常罕见的配置。
如右图,57列的交互比其他列的8分音更快,然而与16分的音长又对不上。
实际上从图上就可以看到,五个16分音的长度里(也就是五条线)实际上有六个键,而16×6/5=19.2分,以此而得名。
这种配置的难点就在于19.2分音是极其罕见的节奏,很难找准。
这类配置在IIDX也是很罕见的,要说类似配置的话还有《Take It Easy》[SPH]在第2和第74小节出现的“一小节18个键的交互”的诡异配置,不过《Take It Easy》的那个配置音长并不是等长的。
蓝柱/白柱
(示例谱面来自《I can fly, I've got reason》[SPA])
最能体现“交互”这个本质的一种配置。
表现为完全不按记谱规则来(但实际上对应的是颤音)的极其密集的交互。
如果说这种配置落在黑键就称为“蓝柱”,落在白键就是“白柱”(当然实际上是蓝柱更常见)。
教科书般的蓝柱自然也就是示例的这一段接近40分音的谱面。
而在高难度的谱面当中这类配置也并不少见,包括普通速度下忽然冒出的一大串,或者说某一段特化为柱,如果说速度跟不上扣分会很多。
代表曲目有《VIRTUAL MIND》《SCORE》《卑弥呼》等。
DENIM
(示例谱面来自《V》[SPA])
又称“TAKA押”,因其经常出现在dj TAKA所作曲目的谱面当中。
老beatmania时代就存在的一种配置,初出是《DENIM (ELECTRO MIX)》[ANOTHER](completeMIX 2追加)。
也即如图所示,时长为一个小节(当然也有一些情况下并不是完全一小节)的、由全部白键和全部黑键交替构成的交互。
当然在IIDX的场合,这种交互因为比老beatmania多了两个键所以密度也就更大了。
理想状态下,这种配置应该是两只手上下叠着打比较好,不过如果遇上无法段时间换手法的高密度谱,最好还是维持原本的指法(实在不行的话RANDOM大法好)。
代表曲目有《V》、《嘆きの樹》、《MENTAL MELTDOWN》。
(有14代家用机的玩家也可以试试《DENIM (ELECTRO MIX)》,也就是《DENIM》的红谱。)
纵连
二重纵连
连续微纵连
轴
歪谱面
JUMPSTYLE
乱打
交互乱打
壶形
く字/反く字
变速
狭义上
一般情况
广义上
疑似停止
伪减速
加速
对称配置
神明降临
X押
KONAMI谱面
发狂
局部发狂
尾杀
拍子音
衬音
三连音
12分与24分音
盘子歌
(示例谱面来自《灼热Beach Side Bunny》[SPA])
顾名思义也就是盘子为主的曲子。
beatmania和beatmania IIDX系列独特的配置也就是按键以外的【转盘】,如果一首歌有需要你反反复复转盘的谱面,那么它就是盘子歌。
这类歌以HIP-HOP或者作者为DJ Mass MAD Izm*的曲子为主,除此以外还有《Plan 8》《真 地狱超特急 -HELL or HELL-》《Dynamite》等。
(总之认准了盘子工厂是错不了的)
无理盘
在DP谱面当中,由于是片手使用一侧的所有键,因此按键与盘子同时出现的时候,都是接近盘子的,如果说离盘子太远就会按不到而造成无理谱面。
如右图所示这样的谱面,左手侧就不可能同时按下键和盘子(当然了DJ AUTO是可以的)。
当然了“无理盘”并不是DP的特色,如《Almagest》[SPN]在SIRIUS时期的谱面,在CN段(48~63小节)有几个盘子在2P位就不容易搓到,这也是无理盘。
1/7+盘子配置
又称为“YOSHITAKA谱面”,因为4C在DistorteD时期的曲子经常有这样的配置(当然现在的话就很少了)
也就是一侧的盘子+离盘子最近的那个键的配置,不过比单个的键更难,因为你需要同时按键与搓盘。
如果说这种配置连发的话很容易无法搓盘。
左右分业
(示例谱面来自《quasar》[DPA])
jubeat玩家的一种说法,指的是左侧的两列与右侧的两列(或者上面与下面的两行)分开来,分别由两只手处理。
反映到IIDX,就是指代表两种不同的音同时出现的谱面(比如一侧的键对应旋律,另一侧对应的是鼓点或者拍子)。
这种情况在SP和DP都是比较常见的。
当然也有右图这样一侧是楼梯,另一侧散点的配置。
谱面分割
(示例谱面来自《in the Sky》[DPH])
DP的谱面会采用一些与SP不相同的思路,当然了,有的时候DP谱面就是基于SP谱面制作的。
有的时候,DP谱面的物量是和SP差不多的,不过反映到谱面上,就是把原本SP的一些配置“拆开”分别“分配”到两侧。
这种情况下通常主旋律在一侧,鼓点在另外一侧,也有把拍子音交互分开,拍子在一侧,衬音在另一侧的情况。
这种情况称为“垂直分割”,视觉上看更容易理解节奏。
当然也存在“水平分割”,这种配置通常见于Ryu☆的曲子,是把同时押变成左右两侧交替的配置(如右图)。
BATTLE配置
(示例谱面来自《KAISER PHOENIX》[DP†])
BATTLE本是IIDX当中的一个数字面板开启的选项,其效果是两侧的轨道均变为与一侧相同的SP谱面,这个选项只在DP可用。
而实际上DP模式下存在一些即使不开这个选项左右两侧谱面也完全一样的曲子,这种配置就是“BATTLE配置”。
这类配置,乍一看似乎很容易,可是你如果想要用两只手不同的手指(比如左小指与右大拇指)打出完全一样的动作,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代表曲目有《THE EARTH LIGHT》《Radical Faith》《THE LAST STRIKER》等。
镜像BATTLE
(示例谱面来自《Twelfth Style》[DPA])
在DP模式下开镜像的时候,左右两侧轨道的谱面是互换的,如果说两侧的谱面是沿分割线左右对称的,那么就叫做镜像BATTLE。
这类配置处理起来比单纯的BATTLE更简单一些,因为两只手同一个手指做同样的动作比做不同的动作就容易的多了。
当然了虽然说SP也有一些沿第4轨左右对称的谱面,这类配置在DP更容易见到。
代表曲目有《Twelfth Style》《rage against usual》《rainbow rainbow》等。
Home Position
拍子
(示例谱面来自《ANTHEM LANDING》[SPA])
大体上,音乐的节拍都是四四拍或者四三拍,并且全曲都是同样的拍子。
不过有一些曲子就会在中途有变拍或者说整首曲子都是不常见节拍的情况,有时甚至会有五四拍、七八拍这样不常见的节拍。
在音游当中,这类配置通常是作为提升难度的方法,因为这类拍子通常很难数拍。
一般具有这种要素的曲子,曲风以CLASSICAL、PROGRESSIVE为主。
中途变拍就比如示例的《ANTHEM LANDING》或者《PENDUAL TALISMAN》,而最能体现第二种情况的曲子也就是tricoro时期移植自GUITARFREAKS 4thMIX & drummania 3rdMIX的曲目《DAY DREAM》了。
这首曲子整体的拍子是17/16这种奇数拍(更何况还有那个长的要死的倒数第二小节),即使往好了说……也是很变态的谱面。
(当然了,示例的《ANTHEM LANDING》只在两个地方变拍,除了这个还有SPN一个六四拍的小节……真要说变拍变得狠的隔壁水龙头的混乱少女就是整首曲子都在变拍了。)